×

深度解析:从北京农商银行年报看农商银行创新服务新战略

来源:大河   2025年04月29日 16时29分

IMG_20230622_153918.jpg


中国金融网 | 大河

2024年,北京农商银行在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战略布局,为自身发展注入新活力,更为农商银行领域的创新服务树立了标杆。其年度报告不仅展现过去一年的经营成果,也揭示在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生态协同、管理新模式与服务多元化、资产质量与精准营销以及治理理念等方面的深度探索与实践。

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生态协同:挖掘新价值创造点

北京农商银行积极构建产业数字金融服务生态,探索数据资产质押融资等创新业务模式,大力推广“农商e信通”“农商e链通”“e商通”等线上贷款产品,并创新推出线上担保贷款产品“农商e保通”。这些数字金融产品的推出,有效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尤其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融资渠道。

在科技金融方面,该行构建以“专精特新信用贷”为核心的专属综合产品服务矩阵,满足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截至2024年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650.37 亿元,同比增长13.56%;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数1580户,同比增长35.62%,连续四年荣获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科创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最高等级。

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生态的协同,使北京农商银行能够精准对接科技型企业的资金需求,借助数字技术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通过数据资产质押融资等创新模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进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和创新,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和价值创造。

管理新模式与服务多元化:推动效率革命

北京农商银行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年推出45项新机制新办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崭新阶段。在组织架构方面,精简架构,优化部门职能,形成层层递进、优中选优的人才选拔机制,着力建设强大专业总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两大中台能力建设。

在服务多元化上,北京农商银行全面布局。在乡村振兴领域,优化“1 + 1 + 1 + N”服务支持乡村振兴经营管理体系,推出“保供e贷”“浓蜜贷”“农保快贷”等产品,打造6大类29款涉农特色融资产品体系,累计为各类新农村建设项目提供授信支持超2200亿元。在普惠金融方面,搭建普惠金融前中后台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打造“凤凰e贷”线上产品体系,推进拓客渠道由单一获客向平台化、生态化获客发展。报告期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189亿元,同比增长32.82%;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12646户,同比增长44%。在养老金融方面,搭建“养老服务金融、养老金融生态、养老产业金融”三位一体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宜居贷”解决居家适老化改造资金需求,焕新“金色时光”品牌,精心打造“磁力彩虹计划”,全面扩大养老助残卡消费场景。

新的管理模式为服务多元化提供坚实保障,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提升决策效率和执行能力,使银行能够更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服务多元化则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实现银行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双重提升。

资产质量与精准营销:提升客户体验

北京农商银行高度重视资产质量,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及风险偏好量化传导体系,动态优化信贷及投融资政策,开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策略研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容忍弹性,构建智能化风险监测体系。全年不良贷款率持续控制在1%以下,拨备覆盖率保持在300%以上,资产质量和风险抵御能力保持优良。

在精准营销方面,北京农商银行借助数字化手段,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在支持首都社会经济发展中,聚焦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强化首都城市建设和重大工程支持力度,成功支持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丽泽数字金融科技园等全市重点项目,支持“3个100”、北京市区两级重点项目合计40个,提供授信414.45亿元。在支持“北京老字号”方面,系统部署和组织推动金融服务工作,累计为31家北京老字号企业提供54.55亿元授信支持。

良好的资产质量为银行稳健经营奠定基础,增强客户对银行的信任。精准营销则使银行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金融解决方案,提升客户体验,促进业务增长,实现资产质量与业务发展的良性互动。

数据亮点与治理理念:稳健发展的基石

从年报数据看,北京农商银行成绩斐然。截至2024年末,资产规模达1.2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11%;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0.63亿元和净利润79.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09% 和 0.71%;不良贷款率0.96%,较年初下降0.13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4.93%,较年初提高0.89 个百分点。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 2024 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一级资本排名 166位,资产规模排名149位。

北京农商银行始终秉持“依法合规、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的治理理念。依法合规经营是发展前提,通过培育良好金融文化,让主动合规成为员工行为习惯。守正创新方面,坚守战略发展方向和市场定位,推动服务模式转变。面对发展中的问题,以问题导向破局求变,从方法论、发展机制等方面寻找突围路径。在系统观念指导下,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短期与长期、风险与收益、总体与局部等关系,坚持战略引领,实现经营质量持续提升。

这些数据亮点是北京农商银行有效治理的成果体现,而先进的治理理念则为银行持续稳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确保在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中把握正确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

北京农商银行在2024年通过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生态协同、管理新模式与服务多元化、资产质量与精准营销以及坚守先进治理理念等多方面的努力,为农商银行领域的创新服务提供宝贵经验。未来,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北京农商银行有望继续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为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也为其他农商银行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深度解析:从北京农商银行年报看农商银行创新服务新战略

来源:大河   2025年04月29日 16时29分

IMG_20230622_153918.jpg


中国金融网 | 大河

2024年,北京农商银行在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战略布局,为自身发展注入新活力,更为农商银行领域的创新服务树立了标杆。其年度报告不仅展现过去一年的经营成果,也揭示在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生态协同、管理新模式与服务多元化、资产质量与精准营销以及治理理念等方面的深度探索与实践。

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生态协同:挖掘新价值创造点

北京农商银行积极构建产业数字金融服务生态,探索数据资产质押融资等创新业务模式,大力推广“农商e信通”“农商e链通”“e商通”等线上贷款产品,并创新推出线上担保贷款产品“农商e保通”。这些数字金融产品的推出,有效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尤其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融资渠道。

在科技金融方面,该行构建以“专精特新信用贷”为核心的专属综合产品服务矩阵,满足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截至2024年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650.37 亿元,同比增长13.56%;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数1580户,同比增长35.62%,连续四年荣获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科创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最高等级。

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生态的协同,使北京农商银行能够精准对接科技型企业的资金需求,借助数字技术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通过数据资产质押融资等创新模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进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和创新,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和价值创造。

管理新模式与服务多元化:推动效率革命

北京农商银行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年推出45项新机制新办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崭新阶段。在组织架构方面,精简架构,优化部门职能,形成层层递进、优中选优的人才选拔机制,着力建设强大专业总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两大中台能力建设。

在服务多元化上,北京农商银行全面布局。在乡村振兴领域,优化“1 + 1 + 1 + N”服务支持乡村振兴经营管理体系,推出“保供e贷”“浓蜜贷”“农保快贷”等产品,打造6大类29款涉农特色融资产品体系,累计为各类新农村建设项目提供授信支持超2200亿元。在普惠金融方面,搭建普惠金融前中后台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打造“凤凰e贷”线上产品体系,推进拓客渠道由单一获客向平台化、生态化获客发展。报告期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189亿元,同比增长32.82%;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12646户,同比增长44%。在养老金融方面,搭建“养老服务金融、养老金融生态、养老产业金融”三位一体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宜居贷”解决居家适老化改造资金需求,焕新“金色时光”品牌,精心打造“磁力彩虹计划”,全面扩大养老助残卡消费场景。

新的管理模式为服务多元化提供坚实保障,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提升决策效率和执行能力,使银行能够更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服务多元化则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实现银行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双重提升。

资产质量与精准营销:提升客户体验

北京农商银行高度重视资产质量,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及风险偏好量化传导体系,动态优化信贷及投融资政策,开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策略研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容忍弹性,构建智能化风险监测体系。全年不良贷款率持续控制在1%以下,拨备覆盖率保持在300%以上,资产质量和风险抵御能力保持优良。

在精准营销方面,北京农商银行借助数字化手段,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在支持首都社会经济发展中,聚焦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强化首都城市建设和重大工程支持力度,成功支持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丽泽数字金融科技园等全市重点项目,支持“3个100”、北京市区两级重点项目合计40个,提供授信414.45亿元。在支持“北京老字号”方面,系统部署和组织推动金融服务工作,累计为31家北京老字号企业提供54.55亿元授信支持。

良好的资产质量为银行稳健经营奠定基础,增强客户对银行的信任。精准营销则使银行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金融解决方案,提升客户体验,促进业务增长,实现资产质量与业务发展的良性互动。

数据亮点与治理理念:稳健发展的基石

从年报数据看,北京农商银行成绩斐然。截至2024年末,资产规模达1.2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11%;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0.63亿元和净利润79.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09% 和 0.71%;不良贷款率0.96%,较年初下降0.13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4.93%,较年初提高0.89 个百分点。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 2024 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一级资本排名 166位,资产规模排名149位。

北京农商银行始终秉持“依法合规、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的治理理念。依法合规经营是发展前提,通过培育良好金融文化,让主动合规成为员工行为习惯。守正创新方面,坚守战略发展方向和市场定位,推动服务模式转变。面对发展中的问题,以问题导向破局求变,从方法论、发展机制等方面寻找突围路径。在系统观念指导下,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短期与长期、风险与收益、总体与局部等关系,坚持战略引领,实现经营质量持续提升。

这些数据亮点是北京农商银行有效治理的成果体现,而先进的治理理念则为银行持续稳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确保在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中把握正确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

北京农商银行在2024年通过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生态协同、管理新模式与服务多元化、资产质量与精准营销以及坚守先进治理理念等多方面的努力,为农商银行领域的创新服务提供宝贵经验。未来,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北京农商银行有望继续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为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也为其他农商银行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