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世界的思维乱局
来源:中国金融网 2025年01月24日 19时09分
金透财经 | 瞭望君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西方世界的一系列举动,正不断暴露出其思维上的混乱与矛盾,尤其是在对待中国的态度和政策方面,这种乱局愈发凸显。
先看特朗普政府的相关动态。特朗普在当地时间 23 日晚播出的福克斯新闻采访中称,“宁愿不对中国征收关税”,但又称关税是对中国的 “巨大力量”。这一表态充满了矛盾与纠结。一边意识到关税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一边又放不下通过关税 “威慑” 中国的错误想法。事实上,中美经贸合作本是互利共赢的,自特朗普挑起贸易战以来,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约 3700 亿美元商品加征 25% 的关税,这些关税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推高了美国物价,增加了美国制造商的生产成本,对创造总体就业的影响也十分有限,从 2018 年到 2023 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仅增长了 3.4%。而且,美国进口商 “承担了几乎全部” 301 条款的关税,不少公司甚至因关税成本上升将更多生产转移到中国,这与关税的预期效果背道而驰。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也不利于世界。但特朗普政府似乎仍在错误的思维中徘徊,难以摆脱通过关税手段来谋取所谓 “优势” 的执念。
欧盟方面同样陷入了思维的混乱漩涡。一方面,欧盟外长卡娅・卡拉斯在演讲中无端将中国与俄罗斯牵扯在一起,声称 “对手正在合作并协调针对我们的行动”,还着急地提醒特朗普 “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也无法正确应对中国”,试图将俄乌冲突与中国问题捆绑,这种无端的关联毫无事实依据,纯粹是为了渲染紧张氛围,制造对立。另一方面,欧盟在对华政策上也是摇摆不定。一方面,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讲话中 14 次提及中国,强调欧盟应努力与中国实现互利共赢,并与中国开展建设性接触,借 2025 年中欧建交 50 周年契机深化对华关系;另一方面,欧盟又计划与特朗普就解决一些跨大西洋对华共同关切问题建立松散的伙伴关系,包括所谓 “工业产能过剩” 和 “跨国补贴的使用” 等无端指责,甚至抱有遏制中国在部分高科技领域发展的想法,推进有关筛查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半导体领域对外投资计划的进程。这种既想与中国合作又想遏制中国的矛盾心态,充分体现了欧盟在对华政策上的思维混乱。
此外,欧盟在所谓 “立陶宛受经济胁迫” 一事上的做法更是令人啼笑皆非。2022 年 1 月,欧盟以中国针对立陶宛采取 “歧视性贸易” 做法向 WTO 提起诉讼,但这项指控并无任何公开资料佐证,也没有官方部门或商会代表背书。由于证据不足,欧盟先是以 “技术原因” 暂停了诉讼程序,如今一年之限将至,在受到来自立陶宛和美国的压力下,又打算采取 “拖字诀”,先重启案件,再重新 “冻结” 诉讼程序,为收集证据争取时间。这种做法不仅毫无意义,而且浪费了国际组织的资源。中国商务部、外交部等多次回应指出,所谓中国对立陶宛进行 “胁迫”,纯属无中生有、颠倒黑白,中立争端是政治问题,不是经济问题。欧盟这种被他国牵着鼻子走,随意对中国发起无端诉讼的行为,充分暴露了其在处理国际事务时缺乏独立思考和正确判断的能力。
西方世界的这些思维乱局,根源在于其陈旧的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观念。他们无法以平等、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中国的发展,总是将中国视为威胁,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来遏制中国。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国际局势的紧张和不稳定。中国一直秉持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推动与各国的友好合作。西方世界如果不能摒弃这种混乱的思维,调整自己的对华政策,最终只会损害自身的利益,也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希望西方世界能够早日认清形势,回归理性,与中国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稳定的国际秩序。
相关资讯
-
云南丽江市永胜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广大游客推荐永胜县特产沃柑
2023年03月27日 10时44分 -
非凡十年谱华章、接续奋斗续辉煌
2022年11月25日 09时28分 -
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亮点在哪里?
2025年05月07日 16时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