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银行以金融为笔 描绘海南自贸港开放新画卷

来源:中国银行   2025年11月17日 12时53分

虽已立冬,琼岛依然绿韵如诗,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与活力。在习近平总书记“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全岛封关运作的号角已经吹响。


百年中行,始终与海南发展同频共振——从1914年琼州分号的第一张侨批,到2024年EF账户的“首单速度”,再到2025年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的“首批落地”,一幅“资金自由”与“产业腾飞”交相辉映的时代画卷已在琼岛大地铺展开来。


创新破题 构筑全面开放格局


创新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主旋律。海南自贸港制度创新不断涌现,中国银行将“创新”作为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主线,积极推动多项金融创新落地。


账户体系升级。2024年5月6日,在EF账户(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业务上线首日即实现跨一线、跨二线、结售汇、境外放款等全场景首单业务。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EF账户业务量达357.7亿元,覆盖离岸贸易、境外放款、外债、离岸结售汇等十余类业务,实现“一个账户、多种场景、无限可能”。


便利投资贸易。在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中,2024年2月,落地全省首笔1500万元外债登记,4月凭收付指令为4家优质企业办理1700万美元经常项下资金收付,流程从“周”缩短到“小时”。2024年12月,携手上海清算所、中银香港,完成全国首单大宗商品“清算通”跨境人民币现货结算,为海南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打通“境内挂牌、离岸交割、人民币计价”最后一公里。


资金池迭代。2022年7月,落地全省首个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2025年5月,助力山东黄金集团(海南)国际贸易公司获批海南自由贸易港首批“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打通“境外放款、资金归集、投资并购、风险对冲”全链条,为“两个总部基地”提供核心金融基础设施模板。


此外,中国银行连续三年牵头海南省政府赴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2024年创下订单峰值规模360亿元纪录。服务五届消博会举办跨境供需对接会,累计吸引近600家境内外企业参与。


服务实体 赋能现代产业体系


长期以来,中国银行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海南“四大主导产业”,加大对南繁种业、商业航天、深海远洋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文昌国际航天城,金融支持助力“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等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布局建设。


在南海蔚蓝海面上,大力助推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落地,支持“海上风电森林”建设,服务自贸港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新型工业重点园区,助力海南首条半导体芯片模组生产线投产,年产1.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技术研发的创新基地聚力起势……


作为国家大型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不断深化与政府、园区、商协会合作,成为崖州湾实验室、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唯一服务银行和文昌国际航天城、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园区的主要合作银行,形成“融资+融智”的服务闭环,深度融入海南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进程,为海南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取得新突破注入金融动力。


金融为民 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感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今年年初,中国银行在海南推出“惠民生、扩内需、促消费”金融服务十条措施,并匹配多元化、高质量金融服务,积极推出优化住房按揭、消费贷款和自贸港主题信用卡等金融服务,提升民生服务保障水平。同时,通过连续五年大力支持消博会等大型国家级活动,中国银行不断丰富岛内居民消费选择,通过便捷的跨境结算服务和支付便利化服务便利资金跨境流动。


渔舟满载而归、田野瓜果飘香。在乡村振兴领域,中国银行联合多方力量,量身定制“一县一策”“一镇一策”服务方案,创新推出“慧畜贷”“菜保贷”“南繁种业贷”“石斑鱼贷”“东风螺贷”“渔船贷”“槟榔贷”等特色产品,深受海南省内农户和“三农”小微企业欢迎。截至目前,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涉农贷款余额97.80亿元,较去年新增11.58亿,切实惠及“三农”与小微主体。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中国银行将继续依托全球化优势、综合化特色,不断深化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为助力海南打造金融对外开放新高地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中国银行以金融为笔 描绘海南自贸港开放新画卷

来源:中国银行   2025年11月17日 12时53分

虽已立冬,琼岛依然绿韵如诗,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与活力。在习近平总书记“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全岛封关运作的号角已经吹响。


百年中行,始终与海南发展同频共振——从1914年琼州分号的第一张侨批,到2024年EF账户的“首单速度”,再到2025年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的“首批落地”,一幅“资金自由”与“产业腾飞”交相辉映的时代画卷已在琼岛大地铺展开来。


创新破题 构筑全面开放格局


创新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主旋律。海南自贸港制度创新不断涌现,中国银行将“创新”作为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主线,积极推动多项金融创新落地。


账户体系升级。2024年5月6日,在EF账户(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业务上线首日即实现跨一线、跨二线、结售汇、境外放款等全场景首单业务。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EF账户业务量达357.7亿元,覆盖离岸贸易、境外放款、外债、离岸结售汇等十余类业务,实现“一个账户、多种场景、无限可能”。


便利投资贸易。在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中,2024年2月,落地全省首笔1500万元外债登记,4月凭收付指令为4家优质企业办理1700万美元经常项下资金收付,流程从“周”缩短到“小时”。2024年12月,携手上海清算所、中银香港,完成全国首单大宗商品“清算通”跨境人民币现货结算,为海南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打通“境内挂牌、离岸交割、人民币计价”最后一公里。


资金池迭代。2022年7月,落地全省首个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2025年5月,助力山东黄金集团(海南)国际贸易公司获批海南自由贸易港首批“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打通“境外放款、资金归集、投资并购、风险对冲”全链条,为“两个总部基地”提供核心金融基础设施模板。


此外,中国银行连续三年牵头海南省政府赴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2024年创下订单峰值规模360亿元纪录。服务五届消博会举办跨境供需对接会,累计吸引近600家境内外企业参与。


服务实体 赋能现代产业体系


长期以来,中国银行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海南“四大主导产业”,加大对南繁种业、商业航天、深海远洋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文昌国际航天城,金融支持助力“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等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布局建设。


在南海蔚蓝海面上,大力助推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落地,支持“海上风电森林”建设,服务自贸港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新型工业重点园区,助力海南首条半导体芯片模组生产线投产,年产1.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技术研发的创新基地聚力起势……


作为国家大型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不断深化与政府、园区、商协会合作,成为崖州湾实验室、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唯一服务银行和文昌国际航天城、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园区的主要合作银行,形成“融资+融智”的服务闭环,深度融入海南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进程,为海南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取得新突破注入金融动力。


金融为民 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感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今年年初,中国银行在海南推出“惠民生、扩内需、促消费”金融服务十条措施,并匹配多元化、高质量金融服务,积极推出优化住房按揭、消费贷款和自贸港主题信用卡等金融服务,提升民生服务保障水平。同时,通过连续五年大力支持消博会等大型国家级活动,中国银行不断丰富岛内居民消费选择,通过便捷的跨境结算服务和支付便利化服务便利资金跨境流动。


渔舟满载而归、田野瓜果飘香。在乡村振兴领域,中国银行联合多方力量,量身定制“一县一策”“一镇一策”服务方案,创新推出“慧畜贷”“菜保贷”“南繁种业贷”“石斑鱼贷”“东风螺贷”“渔船贷”“槟榔贷”等特色产品,深受海南省内农户和“三农”小微企业欢迎。截至目前,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涉农贷款余额97.80亿元,较去年新增11.58亿,切实惠及“三农”与小微主体。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中国银行将继续依托全球化优势、综合化特色,不断深化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为助力海南打造金融对外开放新高地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