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金融教育宣传周:大行金融行动
来源:中国金融网 2025年09月19日 09时42分
9月15日至21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举办的 2025 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火热开展。各大国有银行积极响应,围绕 “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 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金融教育与服务活动,力求提升公众金融素养,防范金融风险,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工商银行:多维举措,精准普及
工商银行在全行范围开展活动,围绕 “消保护航”“消保赋能”“消保浸润”,聚焦多个重点领域。在传播渠道上,线上借助门户网站、手机银行、ATM机等,还在手机银行上线 “消保微课堂” 打卡互动;线下利用服贸会契机,在首钢园工行展台举办消保沙龙,引入人形机器人互动,增强趣味性与参与度。针对长辈客群、新市民群体等重点人群,提供特色服务,推动金融知识接地气、惠民生。
农业银行:线上线下,全面覆盖
农业银行于9月15-21日开展活动,围绕国家惠民利民政策,结合重点业务与人群需求,开展针对性宣传。线上在官网、手机银行、官方新媒体平台等持续推出 “青绿消保讲堂” 等宣教作品;线下以营业网点为依托,走进农村、社区、校园等地,开展 “风险提示送上门”“金融宣讲乡村行” 等活动,弘扬诚信文化,传递农行服务理念。
中国银行:创新形式,扩大影响
中国银行早谋划早部署,开展形式多样、渠道丰富的活动。创新构建多渠道协同宣传模式,在官网、官微、手机银行等展示活动内容。此前创意大赛的优秀作品也在活动期间集中展播。各地分行活动亮点纷呈,如宁波分行承办活动,通过合唱、互动游戏普及知识,还赋能 “金融骑士” 送知识上门;天津分行将面人制作与金融宣传结合,吸引众多市民参与。
建设银行:聚焦热点,强化服务
建设银行以活动口号为指引,针对大众及重点客群,聚焦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在规范营销行为方面,普及金融产品知识,执行 “三适当” 要求;提示防范非法中介与互联网贷款乱象,揭示 “黑灰产” 特点。同时,宣传金融为民办实事举措,提升服务质效。线上线下结合,开展 “请进来、走出去” 活动,利用线上渠道与数字化展厅集中宣传。
交通银行:场景体验,多维发声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以主题活动启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维度场景化体验提升公众金融素养。在线下,参与上海地区金融教育集市,在热门地标开展金融知识雅集、设置宣传点;线上联合电台播出公益广播。同时,走进校园、社区、企业,开展特色送课活动,守护不同群体金融安全。
邮储银行:下沉资源,特色宣传
邮储银行围绕强化政策宣传、风险提示、为民办实事、弘扬诚信文化四方面开展活动。各级机构加大教育宣传资源下沉力度,开展系列宣传,联合各方形成合力。在全行开展 “U 心相伴” 特色活动,聚焦县域基层,为不同群体提供针对性金融知识,拓展宣传场景,提升全民金融素养。
深度分析与评论
提升公众金融素养成效显著:各大行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如线上互动、线下体验、特色活动等,将复杂的金融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公众,有助于填补公众金融知识空白,提升其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能力,使公众在金融决策中更加理性。
强化风险防范意识:针对非法中介、电信诈骗、互联网贷款乱象等风险,大行们通过案例分析、风险提示等方式,让公众清晰认识到各类风险的特征与危害,增强公众主动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从源头上减少金融诈骗等案件的发生。
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宣传金融为民办实事举措,展示了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提升民生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成果,优化服务流程,切实解决群众金融需求痛点,增强了人民群众在金融服务中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推动金融行业健康发展:大行的规范营销行为与诚信文化宣传,有助于营造公平、透明、诚信的金融市场环境,促进金融行业整体服务水平提升,推动金融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
2025金融教育宣传周中各大银行的积极行动,为提升公众金融素养、防范金融风险、践行金融为民迈出了坚实一步。未来,持续深入开展此类活动,将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产生深远且积极的影响 。
相关资讯
-
云南丽江市永胜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广大游客推荐永胜县特产沃柑
2023年03月27日 10时44分 -
非凡十年谱华章、接续奋斗续辉煌
2022年11月25日 09时28分 -
2025金融教育宣传周:北京金融行动
2025年09月19日 09时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