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银行2025年下半年要打五场 “大战”

来源:中国金融网   2025年07月30日 20时42分

截屏2025-07-30 20.34.08.png

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观察员 | 大河


7月30日,内蒙古银行2025年上半年工作会以现场结合视频形式召开,党委书记、董事长(提名)、行长洪少平部署的下半年工作核心,聚焦于五场关键 “战役”。这场覆盖总行及各分支机构管理层的会议,透露出这家地方法人银行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战略攻坚路径。

改革化险 “收官战”:筑牢区域金融防线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内蒙古银行将改革化险列为首要攻坚目标。这与全区中小银行风险化解的整体进程相呼应,此前内蒙古农信社系统通过股东股权处置等措施实现风险收敛的经验,为银行提供了参考样本。当前需完成的 “收官” 任务,不仅涉及存量风险的彻底出清,更在于通过体制机制重塑构建长效防控体系。从上半年 “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 的阶段性成果来看,这场战役的核心在于巩固改革成效,为地方金融稳定提供支撑。

问题资产清收 “攻坚战”:破解不良困局

针对问题资产的清收处置,会议提出 “优化模式、配套政策、强化督查” 的组合策略。这一举措直指银行业普遍面临的资产质量压力,尤其是在区域经济转型期,不良资产的高效处置成为提升资本充足率、释放经营活力的关键。参考该行此前通过台账化管理整治166个风险问题的实践,专项督查机制的强化有望提升清收效率,为后续业务拓展腾挪空间。

高质量发展 “主动战”:战略规划引领转型

“十五五” 发展规划的科学擘画,标志着内蒙古银行从规模扩张向质效提升的转型深化。回溯2021年启动的五大业务转型(公司业务综合化、小微业务批量化等),可见其战略的延续性与升级性。这场 “主动战” 的关键,在于将规划落地为具体的业务结构调整,例如在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与全区金融 “五篇大文章” 的政策导向形成共振。

经营发展 “阵地战”:深耕实体服务场景

会议明确的 “稳存增存、优化服务、聚焦实体” 路径,在上半年信贷数据中已见成效——该行8.08%的贷款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其服务重心紧扣自治区 “五大任务”,累计投放86.47亿元的实践,将在下半年进一步延伸至 “六个工程”“六个行动” 领域。特别是通过三级联动敏捷团队、绿色审批通道等机制创新,京能国际风电等项目实现 1 周内审批的案例,印证了 “阵地战” 中效率提升的核心价值。

降本增效 “持久战”:激活内生增长动力

“过紧日子” 思想与 “造血能力” 提升的双重要求,构成了成本管控的辩证逻辑。在全区社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6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降0.6个百分点)的背景下,银行需在让利实体经济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既要通过厉行节约压缩非必要开支,更要依托客群基础夯实与产品创新挖掘中间业务收入,形成 “节流 + 开源” 的良性循环。

深层逻辑:党建引领下的系统作战思维

五场 “战役” 的协同推进,背后是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治理逻辑。会议强调的 “党管干部、强化考核” 机制,与此前 “三项行动” 中 “风险化解及合规管理全面提档” 形成呼应,构建起 “政治引领 - 风险防控 - 业务发展” 的闭环体系。这种治理结构下,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转化为实际效能,为各项战略落地提供了纪律保障。

从区域金融生态看,这五场战役既是内蒙古银行应对行业周期的主动作为,也是地方金融机构服务自治区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在全区绿色贷款余额达5594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投放34.7亿元的大环境中,银行的战略布局正深度嵌入区域经济转型进程。这场全方位的攻坚,终将检验地方银行在改革深水区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内蒙古银行2025年下半年要打五场 “大战”

来源:中国金融网   2025年07月30日 20时42分

截屏2025-07-30 20.34.08.png

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观察员 | 大河


7月30日,内蒙古银行2025年上半年工作会以现场结合视频形式召开,党委书记、董事长(提名)、行长洪少平部署的下半年工作核心,聚焦于五场关键 “战役”。这场覆盖总行及各分支机构管理层的会议,透露出这家地方法人银行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战略攻坚路径。

改革化险 “收官战”:筑牢区域金融防线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内蒙古银行将改革化险列为首要攻坚目标。这与全区中小银行风险化解的整体进程相呼应,此前内蒙古农信社系统通过股东股权处置等措施实现风险收敛的经验,为银行提供了参考样本。当前需完成的 “收官” 任务,不仅涉及存量风险的彻底出清,更在于通过体制机制重塑构建长效防控体系。从上半年 “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 的阶段性成果来看,这场战役的核心在于巩固改革成效,为地方金融稳定提供支撑。

问题资产清收 “攻坚战”:破解不良困局

针对问题资产的清收处置,会议提出 “优化模式、配套政策、强化督查” 的组合策略。这一举措直指银行业普遍面临的资产质量压力,尤其是在区域经济转型期,不良资产的高效处置成为提升资本充足率、释放经营活力的关键。参考该行此前通过台账化管理整治166个风险问题的实践,专项督查机制的强化有望提升清收效率,为后续业务拓展腾挪空间。

高质量发展 “主动战”:战略规划引领转型

“十五五” 发展规划的科学擘画,标志着内蒙古银行从规模扩张向质效提升的转型深化。回溯2021年启动的五大业务转型(公司业务综合化、小微业务批量化等),可见其战略的延续性与升级性。这场 “主动战” 的关键,在于将规划落地为具体的业务结构调整,例如在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与全区金融 “五篇大文章” 的政策导向形成共振。

经营发展 “阵地战”:深耕实体服务场景

会议明确的 “稳存增存、优化服务、聚焦实体” 路径,在上半年信贷数据中已见成效——该行8.08%的贷款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其服务重心紧扣自治区 “五大任务”,累计投放86.47亿元的实践,将在下半年进一步延伸至 “六个工程”“六个行动” 领域。特别是通过三级联动敏捷团队、绿色审批通道等机制创新,京能国际风电等项目实现 1 周内审批的案例,印证了 “阵地战” 中效率提升的核心价值。

降本增效 “持久战”:激活内生增长动力

“过紧日子” 思想与 “造血能力” 提升的双重要求,构成了成本管控的辩证逻辑。在全区社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6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降0.6个百分点)的背景下,银行需在让利实体经济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既要通过厉行节约压缩非必要开支,更要依托客群基础夯实与产品创新挖掘中间业务收入,形成 “节流 + 开源” 的良性循环。

深层逻辑:党建引领下的系统作战思维

五场 “战役” 的协同推进,背后是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治理逻辑。会议强调的 “党管干部、强化考核” 机制,与此前 “三项行动” 中 “风险化解及合规管理全面提档” 形成呼应,构建起 “政治引领 - 风险防控 - 业务发展” 的闭环体系。这种治理结构下,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转化为实际效能,为各项战略落地提供了纪律保障。

从区域金融生态看,这五场战役既是内蒙古银行应对行业周期的主动作为,也是地方金融机构服务自治区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在全区绿色贷款余额达5594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投放34.7亿元的大环境中,银行的战略布局正深度嵌入区域经济转型进程。这场全方位的攻坚,终将检验地方银行在改革深水区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