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良率4.88%,常德农商银行的双重困局

来源:金透财经   2025年07月29日 08时46分

IMG_20210526_212839.jpg


金透财经 | 陈堃  中国金融网版权图片


在金融市场的版图中,区域性银行的稳健运营至关重要。然而,常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常德农商银行”)却陷入了资产质量与资本补充的双重困局,不良率高企、多项指标低于监管红线,经营压力凸显。

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率飙升

2024年,常德农商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急剧恶化。全年累计新增不良贷款15.08亿元,同比增加5.30亿元。尽管该行加大处置力度,累计处置不良贷款10.29亿元,但年末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仍大幅上升。截至2024年末,不良贷款余额达11.3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79亿元,增幅约为73%;不良贷款率从2023年末的3.01%飙升至4.81%。到了2025年3月末,不良贷款率进一步攀升至4.88%,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个人和小微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是不良贷款上升的原因之一。在经济环境波动下,这些客户的还款能力受到较大影响。常德农商银行贷款客户集中度较高,且房地产相关行业风险暴露严重。截至2024年末,该行建筑业、房地产业和住房按揭贷款合计占比达到23.95%,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得相关贷款违约风险大增。

与此同时,关注类贷款、逾期贷款及瑕疵类贷款占比高也为资产质量埋下隐患。截至2024年末,关注类贷款同比翻番,在总贷款中的占比跃升至10.76%,其中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合计占全部关注类贷款近六成。逾期贷款占比上升至11.4%,处于较高水平。

资产质量的恶化直接反映在拨备覆盖率指标上。截至2024年末,常德农商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下降至95.19%,2025年3月末进一步下降至67.57%,远低于监管要求的120% 红线,这意味着该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亟待提升。

资本补充艰难:盈利能力下滑致资本承压

常德农商银行在资本补充方面面临着巨大压力。主要依靠利润留存补充资本的该行,近年来盈利能力大幅下滑。2022年至2024年,其营业收入由9.91亿元下降至8.06亿元,净利润更是从1.31亿元骤减至258万元,整体降幅高达98%。

2024年,常德农商银行实现净利息收入6.03亿元,同比减少18.11%。受LPR下行、减费让利政策、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该行盈利资产收息率大幅下降,尽管多次下调存款利率并调整期限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但负债端付息率降幅小于资产端收息率,净息差进一步收窄。在非息收入方面,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27.27万元。虽然债券市场走强带来投资净收益增长,但仍难以弥补整体盈利下滑的局面。

盈利能力的下降使得利润留存减少,而业务规模扩张又持续消耗资本。截至2025年3月末,常德农商银行资本充足率仅为8.08%,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6.75%,三项指标均低于监管要求的10.5%、8.5%、7.5%。这不仅限制了该行的业务拓展,还使其面临更高的经营风险。

超越监管红线的风险与压力

不良贷款率远超监管红线,意味着常德农商银行面临着巨大的信用风险。大量不良贷款的存在,不仅占用了银行的资金,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可能导致银行资金链紧张。一旦出现大规模的贷款违约,银行可能面临流动性危机,甚至影响其正常运营。

拨备覆盖率低于监管要求,使得银行在应对不良贷款损失时缺乏足够的缓冲。当不良贷款进一步增加时,银行可能需要动用大量资金进行拨备计提,这将直接侵蚀银行的利润和资本,削弱其盈利能力和资本实力。

资本充足率等指标低于监管红线,限制了银行的业务扩张能力。在当前金融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无法有效扩张业务,银行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被竞争对手挤压,进而影响其长期发展。资本不足还可能导致银行在风险抵御方面更加脆弱,难以应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和金融市场波动带来的冲击。

破局之路:多维度应对策略

面对资产质量与资本补充的双重困局,常德农商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化解风险。在资产质量方面,应加强风险管理,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减少不良贷款的新增。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如债务重组、资产证券化等,加快不良资产的变现,降低不良贷款率。

在资本补充方面,除了努力提升盈利能力,增加利润留存外,还可以考虑多种资本补充渠道。发行优先股、可转债等工具,引入战略投资者,充实核心一级资本。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如财政资金注入、税收优惠等,缓解资本压力。

在公司治理层面,优化股权结构,减少行政干预,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独立性。完善激励机制,提高高管和员工的积极性,提升经营效率。加强内部管理,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银行的整体竞争力。

常德农商银行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只有通过有效的措施化解资产质量与资本补充的双重困局,严守监管红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不良率4.88%,常德农商银行的双重困局

来源:金透财经   2025年07月29日 08时46分

IMG_20210526_212839.jpg


金透财经 | 陈堃  中国金融网版权图片


在金融市场的版图中,区域性银行的稳健运营至关重要。然而,常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常德农商银行”)却陷入了资产质量与资本补充的双重困局,不良率高企、多项指标低于监管红线,经营压力凸显。

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率飙升

2024年,常德农商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急剧恶化。全年累计新增不良贷款15.08亿元,同比增加5.30亿元。尽管该行加大处置力度,累计处置不良贷款10.29亿元,但年末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仍大幅上升。截至2024年末,不良贷款余额达11.3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79亿元,增幅约为73%;不良贷款率从2023年末的3.01%飙升至4.81%。到了2025年3月末,不良贷款率进一步攀升至4.88%,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个人和小微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是不良贷款上升的原因之一。在经济环境波动下,这些客户的还款能力受到较大影响。常德农商银行贷款客户集中度较高,且房地产相关行业风险暴露严重。截至2024年末,该行建筑业、房地产业和住房按揭贷款合计占比达到23.95%,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得相关贷款违约风险大增。

与此同时,关注类贷款、逾期贷款及瑕疵类贷款占比高也为资产质量埋下隐患。截至2024年末,关注类贷款同比翻番,在总贷款中的占比跃升至10.76%,其中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合计占全部关注类贷款近六成。逾期贷款占比上升至11.4%,处于较高水平。

资产质量的恶化直接反映在拨备覆盖率指标上。截至2024年末,常德农商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下降至95.19%,2025年3月末进一步下降至67.57%,远低于监管要求的120% 红线,这意味着该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亟待提升。

资本补充艰难:盈利能力下滑致资本承压

常德农商银行在资本补充方面面临着巨大压力。主要依靠利润留存补充资本的该行,近年来盈利能力大幅下滑。2022年至2024年,其营业收入由9.91亿元下降至8.06亿元,净利润更是从1.31亿元骤减至258万元,整体降幅高达98%。

2024年,常德农商银行实现净利息收入6.03亿元,同比减少18.11%。受LPR下行、减费让利政策、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该行盈利资产收息率大幅下降,尽管多次下调存款利率并调整期限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但负债端付息率降幅小于资产端收息率,净息差进一步收窄。在非息收入方面,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27.27万元。虽然债券市场走强带来投资净收益增长,但仍难以弥补整体盈利下滑的局面。

盈利能力的下降使得利润留存减少,而业务规模扩张又持续消耗资本。截至2025年3月末,常德农商银行资本充足率仅为8.08%,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6.75%,三项指标均低于监管要求的10.5%、8.5%、7.5%。这不仅限制了该行的业务拓展,还使其面临更高的经营风险。

超越监管红线的风险与压力

不良贷款率远超监管红线,意味着常德农商银行面临着巨大的信用风险。大量不良贷款的存在,不仅占用了银行的资金,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可能导致银行资金链紧张。一旦出现大规模的贷款违约,银行可能面临流动性危机,甚至影响其正常运营。

拨备覆盖率低于监管要求,使得银行在应对不良贷款损失时缺乏足够的缓冲。当不良贷款进一步增加时,银行可能需要动用大量资金进行拨备计提,这将直接侵蚀银行的利润和资本,削弱其盈利能力和资本实力。

资本充足率等指标低于监管红线,限制了银行的业务扩张能力。在当前金融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无法有效扩张业务,银行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被竞争对手挤压,进而影响其长期发展。资本不足还可能导致银行在风险抵御方面更加脆弱,难以应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和金融市场波动带来的冲击。

破局之路:多维度应对策略

面对资产质量与资本补充的双重困局,常德农商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化解风险。在资产质量方面,应加强风险管理,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减少不良贷款的新增。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如债务重组、资产证券化等,加快不良资产的变现,降低不良贷款率。

在资本补充方面,除了努力提升盈利能力,增加利润留存外,还可以考虑多种资本补充渠道。发行优先股、可转债等工具,引入战略投资者,充实核心一级资本。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如财政资金注入、税收优惠等,缓解资本压力。

在公司治理层面,优化股权结构,减少行政干预,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独立性。完善激励机制,提高高管和员工的积极性,提升经营效率。加强内部管理,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银行的整体竞争力。

常德农商银行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只有通过有效的措施化解资产质量与资本补充的双重困局,严守监管红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