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监测和穿透式监管让券商违规行为接连曝光

来源:金透财经   2025年07月28日 09时26分

WechatIMG7536.jpeg

金透财经 | 陈堃  中国金融网版权图片

在金融市场不断发展演变的当下,证券行业的监管态势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大数据监测与穿透式监管手段的广泛运用,使得长期潜藏的违规行为接连曝光,成为行业整顿与规范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监管利剑高悬:罚单数量与范围激增

近期,证券行业的监管风暴愈发猛烈。据对各地证监局公开信息的梳理,针对券商经纪业务的罚单数量急剧攀升,已超过30张。这些罚单的覆盖范围极为广泛,从券商总部,如长江证券,到大型券商分支机构,像中信证券绍兴分公司、国投证券深圳分公司,甚至投资咨询公司,如容维证券数据程序化有限公司、四川大决策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以及众多从业人员,均被纳入监管惩处的视野。监管的 “触角” 已延伸至行业的每一个层面,呈现出 “全覆盖、无死角” 的态势。

这一现象背后,是监管部门对市场秩序维护和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坚定决心。以往,部分违规行为可能因监管手段的局限而难以被及时发现,但如今,大数据监测能够对海量交易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精准定位异常交易行为;穿透式监管则打破了以往仅停留在表面的监管模式,深入到业务的各个环节,从交易指令的发出到资金的最终流向,实现全过程的跟踪与监管。这种监管方式的转变,使得违规行为无所遁形。

违规行为剖析:共性问题凸显

在这些接连曝光的违规行为中,呈现出显著的共性特征。从处罚特征来看,一案多罚、一单多罚的现象屡见不鲜。罚单往往涉及券商总部、分支机构以及从业人员三重主体,“机构 + 个人” 的连带追责成为常态。例如在某些案例中,券商分支机构因业务违规被处罚,同时涉事的相关从业人员也会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这体现了监管部门对违规责任全面追究的态度。

此外,单个罚单常常叠加多项违规事由。以容维证券数据程序化有限公司为例,其被罚事由涵盖了员工误导性营销宣传、新媒体直播账号管理不规范以及高管离职未报告等多个方面。这种 “打包式” 处罚,深刻揭示了券商在业务营销、内部管理等多个环节存在的系统性漏洞,并非单一的偶发性违规。

在具体的违规行为类别上,投资顾问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成为重灾区。在投顾管理领域,“无证上岗” 问题频发。中银国际的薛航、东方证券的徐武军、中信证券的梅唐瑞、华创证券的崔健等,均在未取得投顾资质或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资格的情况下,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这种 “伪投顾” 行为不仅严重违反监管规定,更使投资者面临巨大的合规风险,因为缺乏专业资质的人员所提供的投资建议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

还有一些投顾在服务流程上存在严重缺陷。像金圆统一证券的张立波、中信证券的吴雪嫦,在未签署正式投顾协议的情况下,私自向客户发送个股推荐与投资建议,完全脱离了券商的风控体系,极大地增加了投资风险。这一系列问题背后,反映出券商在投顾业务中 “重业绩、轻管理” 的错误导向,过于追求业务拓展和业绩增长,而忽视了对投顾人员资质和服务流程的严格管理。

内部控制方面,诸多券商暴露出组织治理漏洞。中信证券浙江、绍兴分公司以及国联民生证券,在重大事项报送、廉洁从业机制以及分支机构管理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未能有效落实基本的合规要求。在基层一线,员工管理、客户服务、投诉处理等关键环节也问题丛生。长江证券、天风证券、江海证券、东方证券等券商的相关案例显示,一些看似日常的操作疏漏,如员工行为规范不严谨、客户服务不到位、投诉处理不及时等,在大数据监测和穿透式监管下,都可能被放大为实质性的违规行为,对券商的声誉和客户信任造成严重损害。

监管变革影响:行业合规生态重塑

大数据监测和穿透式监管的常态化,正在促使券商经纪业务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如同 “刮骨疗毒” 一般。监管频次的加快和标准的趋严,已不仅仅是对违规行为的简单纠偏,更是对整个证券行业治理能力的全面检验。

从短期来看,频繁的罚单和严格的监管措施无疑给券商带来了巨大的合规压力。券商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升级技术系统以满足监管要求。然而,从长远视角分析,这将有助于证券行业重塑合规生态,推动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于券商而言,必须摒弃以往 “出事才合规” 的短视思维,真正将合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业务流程和人员管理环节。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投顾业务等重点领域的管理,严格把控人员资质和业务流程;强化对分支机构和员工的日常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违规行为。只有如此,券商才能在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中立足,将合规制度转化为自身发展的 “防雷底线”,而非仅仅作为事后补救的 “补锅工具”。

大数据监测和穿透式监管已成为证券行业监管的新常态,接连曝光的违规行为为行业敲响了警钟。在这场监管变革中,券商唯有积极顺应趋势,主动加强合规建设,才能在规范中实现稳健发展,为证券市场的稳定繁荣贡献力量。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大数据监测和穿透式监管让券商违规行为接连曝光

来源:金透财经   2025年07月28日 09时26分

WechatIMG7536.jpeg

金透财经 | 陈堃  中国金融网版权图片

在金融市场不断发展演变的当下,证券行业的监管态势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大数据监测与穿透式监管手段的广泛运用,使得长期潜藏的违规行为接连曝光,成为行业整顿与规范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监管利剑高悬:罚单数量与范围激增

近期,证券行业的监管风暴愈发猛烈。据对各地证监局公开信息的梳理,针对券商经纪业务的罚单数量急剧攀升,已超过30张。这些罚单的覆盖范围极为广泛,从券商总部,如长江证券,到大型券商分支机构,像中信证券绍兴分公司、国投证券深圳分公司,甚至投资咨询公司,如容维证券数据程序化有限公司、四川大决策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以及众多从业人员,均被纳入监管惩处的视野。监管的 “触角” 已延伸至行业的每一个层面,呈现出 “全覆盖、无死角” 的态势。

这一现象背后,是监管部门对市场秩序维护和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坚定决心。以往,部分违规行为可能因监管手段的局限而难以被及时发现,但如今,大数据监测能够对海量交易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精准定位异常交易行为;穿透式监管则打破了以往仅停留在表面的监管模式,深入到业务的各个环节,从交易指令的发出到资金的最终流向,实现全过程的跟踪与监管。这种监管方式的转变,使得违规行为无所遁形。

违规行为剖析:共性问题凸显

在这些接连曝光的违规行为中,呈现出显著的共性特征。从处罚特征来看,一案多罚、一单多罚的现象屡见不鲜。罚单往往涉及券商总部、分支机构以及从业人员三重主体,“机构 + 个人” 的连带追责成为常态。例如在某些案例中,券商分支机构因业务违规被处罚,同时涉事的相关从业人员也会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这体现了监管部门对违规责任全面追究的态度。

此外,单个罚单常常叠加多项违规事由。以容维证券数据程序化有限公司为例,其被罚事由涵盖了员工误导性营销宣传、新媒体直播账号管理不规范以及高管离职未报告等多个方面。这种 “打包式” 处罚,深刻揭示了券商在业务营销、内部管理等多个环节存在的系统性漏洞,并非单一的偶发性违规。

在具体的违规行为类别上,投资顾问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成为重灾区。在投顾管理领域,“无证上岗” 问题频发。中银国际的薛航、东方证券的徐武军、中信证券的梅唐瑞、华创证券的崔健等,均在未取得投顾资质或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资格的情况下,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这种 “伪投顾” 行为不仅严重违反监管规定,更使投资者面临巨大的合规风险,因为缺乏专业资质的人员所提供的投资建议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

还有一些投顾在服务流程上存在严重缺陷。像金圆统一证券的张立波、中信证券的吴雪嫦,在未签署正式投顾协议的情况下,私自向客户发送个股推荐与投资建议,完全脱离了券商的风控体系,极大地增加了投资风险。这一系列问题背后,反映出券商在投顾业务中 “重业绩、轻管理” 的错误导向,过于追求业务拓展和业绩增长,而忽视了对投顾人员资质和服务流程的严格管理。

内部控制方面,诸多券商暴露出组织治理漏洞。中信证券浙江、绍兴分公司以及国联民生证券,在重大事项报送、廉洁从业机制以及分支机构管理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未能有效落实基本的合规要求。在基层一线,员工管理、客户服务、投诉处理等关键环节也问题丛生。长江证券、天风证券、江海证券、东方证券等券商的相关案例显示,一些看似日常的操作疏漏,如员工行为规范不严谨、客户服务不到位、投诉处理不及时等,在大数据监测和穿透式监管下,都可能被放大为实质性的违规行为,对券商的声誉和客户信任造成严重损害。

监管变革影响:行业合规生态重塑

大数据监测和穿透式监管的常态化,正在促使券商经纪业务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如同 “刮骨疗毒” 一般。监管频次的加快和标准的趋严,已不仅仅是对违规行为的简单纠偏,更是对整个证券行业治理能力的全面检验。

从短期来看,频繁的罚单和严格的监管措施无疑给券商带来了巨大的合规压力。券商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升级技术系统以满足监管要求。然而,从长远视角分析,这将有助于证券行业重塑合规生态,推动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于券商而言,必须摒弃以往 “出事才合规” 的短视思维,真正将合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业务流程和人员管理环节。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投顾业务等重点领域的管理,严格把控人员资质和业务流程;强化对分支机构和员工的日常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违规行为。只有如此,券商才能在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中立足,将合规制度转化为自身发展的 “防雷底线”,而非仅仅作为事后补救的 “补锅工具”。

大数据监测和穿透式监管已成为证券行业监管的新常态,接连曝光的违规行为为行业敲响了警钟。在这场监管变革中,券商唯有积极顺应趋势,主动加强合规建设,才能在规范中实现稳健发展,为证券市场的稳定繁荣贡献力量。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