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银行成为全国城商行队伍中的标杆银行

来源:中国金融网   2025年07月25日 07时50分

IMG_20211125_174803.jpg


中国金融网 | 金岩  中国金融网版权图片


在竞争激烈的城市商业银行领域,宁波银行凭借其卓越的经营表现,逐步成为全国城商行队伍中的标杆银行。2025 年上半年业绩快报的发布,再次彰显了其稳健的发展态势和强大的竞争力。


2025年上半年,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71.60亿元,同比增长7.9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23%,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3.80%。与自身历年上半年业绩相比,尽管当前业绩增速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但营收、利润增幅较去年同期已分别回温0.78个、2.81个百分点。在信贷需求疲软、中收承压的银行业 “寒冬” 里,众多银行维持业绩增长艰难,而宁波银行能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展现出了强大的经营韧性。


资产规模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宁波银行总资产34,703.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04%;客户存款总额20,764.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07%;贷款和垫款总额16,732.1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36%。虽然扩表速度较上年同期有所放缓,但总资产、总负债较年初均保持 11% 以上的增长,资产规模稳步扩张,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2025年一季度,宁波银行资产规模跃居城商行第三位,达到3.40万亿元,超过上海银行的3.27万亿元。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宁波银行在规模上的增长,更反映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强劲势头。


从资产质量和风险抵补能力来看,宁波银行表现出色。截至2025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为0.76%,环比持平,这一指标在一季度的42家上市银行中仅高于成都银行0.1个百分点,且自2007年上市至今,宁波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始终低于1%,资产整体稳定。拨备覆盖率374.16%,环比提升3.62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 5.21%,环比提升0.27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65%,环比提升0.33个百分点。相较于一季度末,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提升,相关指标稳中向好。在2024年末,其拨备覆盖率为389.35%,在已披露相关数据的20余家A股上市银行中居于前列。较低的不良贷款率以及较高的拨备覆盖率,为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盈利能力上,宁波银行在行业中也具备显著优势。2024年,其归母净利润首次超过北京银行,以271.27亿元位列城商行第二名。2025年上半年,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3.80%,展现出较高的资产回报水平。在2024年整个行业利率和利差不断收窄的趋势下,宁波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479.93亿元,同比增长17.32%。其通过对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加大支持,获取高质量贷款,同时在负债端积极管理成本,降低资金获取成本,缓解了利差收窄带来的压力。2024年宁波银行净息差为1.86%,同比虽下降2个基点,但净息差下行幅度小于存贷利差下行幅度。2025年一季度,宁波银行1.8% 的净息差在A股42家上市银行中位列第八、在上市城商行中位列第四,较城商行平均水平高出0.43个百分点。尽管快报未披露二季度末净息差,但基于其一季度表现,预计仍处于同业较优水平。


宁波银行能取得如此优异成绩,与其坚定实施的差异化经营策略以及全面提升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密不可分。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宁波银行始终秉承 “真心对客户好” 的理念,紧扣金融 “五篇大文章” 工作要求,扎实推进 “专业化、数字化、平台化、国际化” 经营,用专业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有效夯实了客户基础。在业务结构优化上,强化集团联动与业务板块协同,不断提升经营效能。在风险管理方面,持续强化全流程风险管理,盯紧盯牢重点领域风险防控,迭代升级智能风控体系,确保资产质量稳定。


在全国城商行队伍中,无论是资产规模的增长、资产质量的把控、盈利能力的展现,还是经营策略的实施,宁波银行都为其他城商行树立了典范。其稳健的发展模式、出色的业绩表现以及持续提升的综合竞争力,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全国城商行队伍中的标杆银行,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也为自身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宁波银行成为全国城商行队伍中的标杆银行

来源:中国金融网   2025年07月25日 07时50分

IMG_20211125_174803.jpg


中国金融网 | 金岩  中国金融网版权图片


在竞争激烈的城市商业银行领域,宁波银行凭借其卓越的经营表现,逐步成为全国城商行队伍中的标杆银行。2025 年上半年业绩快报的发布,再次彰显了其稳健的发展态势和强大的竞争力。


2025年上半年,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71.60亿元,同比增长7.9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23%,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3.80%。与自身历年上半年业绩相比,尽管当前业绩增速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但营收、利润增幅较去年同期已分别回温0.78个、2.81个百分点。在信贷需求疲软、中收承压的银行业 “寒冬” 里,众多银行维持业绩增长艰难,而宁波银行能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展现出了强大的经营韧性。


资产规模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宁波银行总资产34,703.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04%;客户存款总额20,764.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07%;贷款和垫款总额16,732.1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36%。虽然扩表速度较上年同期有所放缓,但总资产、总负债较年初均保持 11% 以上的增长,资产规模稳步扩张,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2025年一季度,宁波银行资产规模跃居城商行第三位,达到3.40万亿元,超过上海银行的3.27万亿元。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宁波银行在规模上的增长,更反映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强劲势头。


从资产质量和风险抵补能力来看,宁波银行表现出色。截至2025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为0.76%,环比持平,这一指标在一季度的42家上市银行中仅高于成都银行0.1个百分点,且自2007年上市至今,宁波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始终低于1%,资产整体稳定。拨备覆盖率374.16%,环比提升3.62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 5.21%,环比提升0.27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65%,环比提升0.33个百分点。相较于一季度末,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提升,相关指标稳中向好。在2024年末,其拨备覆盖率为389.35%,在已披露相关数据的20余家A股上市银行中居于前列。较低的不良贷款率以及较高的拨备覆盖率,为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盈利能力上,宁波银行在行业中也具备显著优势。2024年,其归母净利润首次超过北京银行,以271.27亿元位列城商行第二名。2025年上半年,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3.80%,展现出较高的资产回报水平。在2024年整个行业利率和利差不断收窄的趋势下,宁波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479.93亿元,同比增长17.32%。其通过对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加大支持,获取高质量贷款,同时在负债端积极管理成本,降低资金获取成本,缓解了利差收窄带来的压力。2024年宁波银行净息差为1.86%,同比虽下降2个基点,但净息差下行幅度小于存贷利差下行幅度。2025年一季度,宁波银行1.8% 的净息差在A股42家上市银行中位列第八、在上市城商行中位列第四,较城商行平均水平高出0.43个百分点。尽管快报未披露二季度末净息差,但基于其一季度表现,预计仍处于同业较优水平。


宁波银行能取得如此优异成绩,与其坚定实施的差异化经营策略以及全面提升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密不可分。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宁波银行始终秉承 “真心对客户好” 的理念,紧扣金融 “五篇大文章” 工作要求,扎实推进 “专业化、数字化、平台化、国际化” 经营,用专业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有效夯实了客户基础。在业务结构优化上,强化集团联动与业务板块协同,不断提升经营效能。在风险管理方面,持续强化全流程风险管理,盯紧盯牢重点领域风险防控,迭代升级智能风控体系,确保资产质量稳定。


在全国城商行队伍中,无论是资产规模的增长、资产质量的把控、盈利能力的展现,还是经营策略的实施,宁波银行都为其他城商行树立了典范。其稳健的发展模式、出色的业绩表现以及持续提升的综合竞争力,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全国城商行队伍中的标杆银行,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也为自身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