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部系统梳理山东红色金融史的开创性著作——解读《山东红色金融概论》

来源:中国金融网   2025年07月22日 11时07分

截屏2025-07-22 11.07.23.png


红色金融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并帮助广大党员干部、金融从业者和青年学生深入了解党领导金融工作的历史经验,传承红色金融的光荣传统,增强金融文化自信与职业使命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红色金融文化不仅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供了丰富历史资源和思想滋养;而且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凝聚精神力量。

就内涵而言,《山东红色金融概论》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以宏大的历史视野、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生动的叙事笔触,系统梳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山东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红色金融的创建、发展与壮大的全过程,全方位再现了山东红色金融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一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本书追溯了山东农村革命根据地早期的金融探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对金融支持革命道路的初步探索。这一时期虽未形成系统化金融体系,但为后续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二是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著作重点聚焦北海银行与鲁西银行两大红色金融机构的创建与发展。1938年12月1日,北海银行在掖县(今莱州)正式成立并发行“北海币”,成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经济支柱。尽管因战争形势恶化而经历转移、停业与重建的波折,北海银行最终于1940年10月在沂南县青驼寺成立总行。与此同时,1940年3月成立的鲁西银行在冀鲁豫根据地发行“鲁西币”,在敌人频繁“扫荡”的险恶环境中坚持地下印钞工作。书中生动记载了当时金融工作者的艰辛:“支行机关则隐蔽在一地坚持工作,白天集合在山头办公,夜间在地洞里分散睡觉。穴居群处,大有原始人之风,以致枪炮之声虽起于邻村,然不妨我算盘声之盈耳也。”三是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这一时期山东解放区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最终实现货币统一。1948年12月1日,北海银行与华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组建中国人民银行,北海银行由此成为新中国金融体系的三大基石之一,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山东红色金融概论》的出版是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传承红色金融文化的重要里程碑。近年来,该校通过“三位一体”模式系统推进红色金融文化建设:编写山东红色金融研究丛书来熏陶人、建设山东红色金融博物馆来吸引人、建立山东红色金融研究组织来凝聚人。2023年12月19日,山东红色金融博物馆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历城校区建成开馆,成为山东省首家全面展示山东红色金融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也是全国高校中唯一反映地方红色金融发展历程的专题性博物馆,目前已获批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红色金融教育基地。《山东红色金融概论》正是在博物馆建设成果及《山东金融史研究丛书》编写经验基础上精心编撰而成,成为该校红色金融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据悉,除了《山东红色金融概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编写的红色金融研究丛书中,《中国红色金融概论》《山东红色金融史研究丛书》等已编写完成、准备出版。这些研究成果将共同构成系统研究红色金融的理论体系,为传承红色金融基因、弘扬红色金融精神提供学术支撑。

具体而言,《山东红色金融概论》一书由“绪论-五章主体-尾论”的七部分结构组成:

绪论,共分为三部分。本书全面介绍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山东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行的建立银行、发行货币等金融活动,涵盖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红色金融业的创建与发展、货币政策与货币发行、金融业务与货币斗争、山东解放区货币的统一与壮大、革命精神的继承与发展等多个方面。学习研究山东红色金融,对于深化党史国史教育弘扬革命精神、推动金融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上研究对象与内容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了历史档案、回忆录、研究著作等各类文献;比较研究法,将山东红色金融与其他根据地金融实践进行了对比分析;实地调查法,编写组走访山东红色金融历史遗址,收集了口述史料;跨学科研究法,融合了历史学、经济学、金融学等多学科视角。这种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全面的研究方法,为读者呈现了一部值得信赖的、极具教育价值的山东红色金融读物,也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章,山东抗日根据地红色金融业的创建与发展,共四部分。本章介绍了北海银行、鲁西银行的创建与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创立的革命政权在抗日根据地创建银行、发行货币和服务民生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金融工作经验,在打破敌人经济封锁、发展根据地经济、保障根据地供给、改善根据地民生、支援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支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货币政策与货币执行,共四部分。本章既讲到抗日根据地的货币政策,又讲到两大银行北海银行及鲁西银行印发的纸币及流通与山东各抗日根据地的货币及流通。抗日战争时期,为稳定币值、治理通货膨胀,山东根据地将币值管理与物资管理紧密结合,以北海币为单一本位币进行货币斗争,上演了一场消灭法币和伪币的大戏,为建立健全新中国货币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三章,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金融业务与货币斗争。本章共六部分,既介绍了抗日时期北海银行、鲁西银行的主要业务,又聚焦了胶东、冀鲁豫及山东其他各区抗日根据地的货币斗争,最后实现了统一的北海币市场在全省建立的局面。抗战期间,为了支持生产建设,打破日伪经济封锁,保证战争供给,以获得最终的经济斗争及军事斗争的胜利山东根据地依托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所成立的北海银行等银行及其开展的业务,开展货币斗争,最终实现了全省范围内单一本位币北海币市场的统一。

第四章,山东解放区货币的统一与壮大。本章共两部分,既介绍了山东解放区的巩固与扩大,又聚焦了山东解放区货币的统一与扩大。在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中,面对日伪货币、国民党货币以及多种地方杂钞并存的混乱局面,山东解放区政府果断采取行动,通过北海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设立与壮大,逐步实现了货币的名称统一、相对统一乃至完全统一。

第五章,山东解放区北海银行历史使命的完成。本章共四部分,既介绍了抗战胜利后北海银行城市工作的初步开展,北海银行向城市全面进军,又聚焦了北海银行城市业务普遍展开,最后结束历史使命,组建人民银行。在解放战争中,北海银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系列金融斗争,随形势变化而动态调整工作重点,不断巩固北海币地位,支持城市经济发展,繁荣市场,发挥出了革命银行的重要作用,并与华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组建成中国人民银行,为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重要基础。

尾论,山东红色金融事业的历史启迪。本章共四部分,首先,总结了山东红色金融事业的三大历史贡献,即支持革命战争、促进经济发展、奠定金融体系基础。其次,总结了山东红色金融事业斗争中的三大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立场、坚持货币主权。再次,于山东红色金融事业中凝练出六大革命精神,即白手起家、大胆创新精神,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精神,不惧挑战、敢于斗争精神,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精神,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精神,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和信仰至上、矢志理想精神。最后,阐释了山东红色金融事业的当代价值,即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坚持深化金融改革与创新。

《山东红色金融概论》的出版是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传承红色金融文化的重要里程碑,获得了学界的高度评价: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向军教授认为,该书是“兼具学术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红色文化科普读物,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许多具有独到见解的新概念、新观点、新论断,集中体现在对山东红色金融事业的历史启迪这部分内容中,将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提供坚强支撑。”

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科研管理处处长邱从强指出:“《山东红色金融概论》史料翔实、脉络清晰、主题突出,全面展示了以北海银行、鲁西银行为代表的山东红色金融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本书主审、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刘德军教授强调:“《山东红色金融概论》是山东省乃至全国第一部研究山东红色金融的学术专著,该书研究基础扎实、框架设计科学,将有助于学校传承红色金融的大思政课教育教学。”

《山东红色金融概论》将作为党史教育和金融史学习的重要读物。正如书中所展示的,山东红色金融的历史不仅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光辉岁月,更是一面照亮未来的精神旗帜,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继续书写中国特色金融发展的新篇章。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首部系统梳理山东红色金融史的开创性著作——解读《山东红色金融概论》

来源:中国金融网   2025年07月22日 11时07分

截屏2025-07-22 11.07.23.png


红色金融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并帮助广大党员干部、金融从业者和青年学生深入了解党领导金融工作的历史经验,传承红色金融的光荣传统,增强金融文化自信与职业使命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红色金融文化不仅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供了丰富历史资源和思想滋养;而且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凝聚精神力量。

就内涵而言,《山东红色金融概论》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以宏大的历史视野、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生动的叙事笔触,系统梳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山东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红色金融的创建、发展与壮大的全过程,全方位再现了山东红色金融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一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本书追溯了山东农村革命根据地早期的金融探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对金融支持革命道路的初步探索。这一时期虽未形成系统化金融体系,但为后续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二是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著作重点聚焦北海银行与鲁西银行两大红色金融机构的创建与发展。1938年12月1日,北海银行在掖县(今莱州)正式成立并发行“北海币”,成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经济支柱。尽管因战争形势恶化而经历转移、停业与重建的波折,北海银行最终于1940年10月在沂南县青驼寺成立总行。与此同时,1940年3月成立的鲁西银行在冀鲁豫根据地发行“鲁西币”,在敌人频繁“扫荡”的险恶环境中坚持地下印钞工作。书中生动记载了当时金融工作者的艰辛:“支行机关则隐蔽在一地坚持工作,白天集合在山头办公,夜间在地洞里分散睡觉。穴居群处,大有原始人之风,以致枪炮之声虽起于邻村,然不妨我算盘声之盈耳也。”三是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这一时期山东解放区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最终实现货币统一。1948年12月1日,北海银行与华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组建中国人民银行,北海银行由此成为新中国金融体系的三大基石之一,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山东红色金融概论》的出版是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传承红色金融文化的重要里程碑。近年来,该校通过“三位一体”模式系统推进红色金融文化建设:编写山东红色金融研究丛书来熏陶人、建设山东红色金融博物馆来吸引人、建立山东红色金融研究组织来凝聚人。2023年12月19日,山东红色金融博物馆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历城校区建成开馆,成为山东省首家全面展示山东红色金融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也是全国高校中唯一反映地方红色金融发展历程的专题性博物馆,目前已获批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红色金融教育基地。《山东红色金融概论》正是在博物馆建设成果及《山东金融史研究丛书》编写经验基础上精心编撰而成,成为该校红色金融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据悉,除了《山东红色金融概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编写的红色金融研究丛书中,《中国红色金融概论》《山东红色金融史研究丛书》等已编写完成、准备出版。这些研究成果将共同构成系统研究红色金融的理论体系,为传承红色金融基因、弘扬红色金融精神提供学术支撑。

具体而言,《山东红色金融概论》一书由“绪论-五章主体-尾论”的七部分结构组成:

绪论,共分为三部分。本书全面介绍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山东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行的建立银行、发行货币等金融活动,涵盖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红色金融业的创建与发展、货币政策与货币发行、金融业务与货币斗争、山东解放区货币的统一与壮大、革命精神的继承与发展等多个方面。学习研究山东红色金融,对于深化党史国史教育弘扬革命精神、推动金融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上研究对象与内容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了历史档案、回忆录、研究著作等各类文献;比较研究法,将山东红色金融与其他根据地金融实践进行了对比分析;实地调查法,编写组走访山东红色金融历史遗址,收集了口述史料;跨学科研究法,融合了历史学、经济学、金融学等多学科视角。这种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全面的研究方法,为读者呈现了一部值得信赖的、极具教育价值的山东红色金融读物,也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章,山东抗日根据地红色金融业的创建与发展,共四部分。本章介绍了北海银行、鲁西银行的创建与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创立的革命政权在抗日根据地创建银行、发行货币和服务民生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金融工作经验,在打破敌人经济封锁、发展根据地经济、保障根据地供给、改善根据地民生、支援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支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货币政策与货币执行,共四部分。本章既讲到抗日根据地的货币政策,又讲到两大银行北海银行及鲁西银行印发的纸币及流通与山东各抗日根据地的货币及流通。抗日战争时期,为稳定币值、治理通货膨胀,山东根据地将币值管理与物资管理紧密结合,以北海币为单一本位币进行货币斗争,上演了一场消灭法币和伪币的大戏,为建立健全新中国货币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三章,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金融业务与货币斗争。本章共六部分,既介绍了抗日时期北海银行、鲁西银行的主要业务,又聚焦了胶东、冀鲁豫及山东其他各区抗日根据地的货币斗争,最后实现了统一的北海币市场在全省建立的局面。抗战期间,为了支持生产建设,打破日伪经济封锁,保证战争供给,以获得最终的经济斗争及军事斗争的胜利山东根据地依托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所成立的北海银行等银行及其开展的业务,开展货币斗争,最终实现了全省范围内单一本位币北海币市场的统一。

第四章,山东解放区货币的统一与壮大。本章共两部分,既介绍了山东解放区的巩固与扩大,又聚焦了山东解放区货币的统一与扩大。在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中,面对日伪货币、国民党货币以及多种地方杂钞并存的混乱局面,山东解放区政府果断采取行动,通过北海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设立与壮大,逐步实现了货币的名称统一、相对统一乃至完全统一。

第五章,山东解放区北海银行历史使命的完成。本章共四部分,既介绍了抗战胜利后北海银行城市工作的初步开展,北海银行向城市全面进军,又聚焦了北海银行城市业务普遍展开,最后结束历史使命,组建人民银行。在解放战争中,北海银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系列金融斗争,随形势变化而动态调整工作重点,不断巩固北海币地位,支持城市经济发展,繁荣市场,发挥出了革命银行的重要作用,并与华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组建成中国人民银行,为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重要基础。

尾论,山东红色金融事业的历史启迪。本章共四部分,首先,总结了山东红色金融事业的三大历史贡献,即支持革命战争、促进经济发展、奠定金融体系基础。其次,总结了山东红色金融事业斗争中的三大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立场、坚持货币主权。再次,于山东红色金融事业中凝练出六大革命精神,即白手起家、大胆创新精神,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精神,不惧挑战、敢于斗争精神,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精神,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精神,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和信仰至上、矢志理想精神。最后,阐释了山东红色金融事业的当代价值,即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坚持深化金融改革与创新。

《山东红色金融概论》的出版是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传承红色金融文化的重要里程碑,获得了学界的高度评价: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向军教授认为,该书是“兼具学术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红色文化科普读物,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许多具有独到见解的新概念、新观点、新论断,集中体现在对山东红色金融事业的历史启迪这部分内容中,将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提供坚强支撑。”

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科研管理处处长邱从强指出:“《山东红色金融概论》史料翔实、脉络清晰、主题突出,全面展示了以北海银行、鲁西银行为代表的山东红色金融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本书主审、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刘德军教授强调:“《山东红色金融概论》是山东省乃至全国第一部研究山东红色金融的学术专著,该书研究基础扎实、框架设计科学,将有助于学校传承红色金融的大思政课教育教学。”

《山东红色金融概论》将作为党史教育和金融史学习的重要读物。正如书中所展示的,山东红色金融的历史不仅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光辉岁月,更是一面照亮未来的精神旗帜,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继续书写中国特色金融发展的新篇章。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