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名家|何旺智的禅经书法艺术境界:以墨传禅,以善化人
来源:中国金融网 2025年07月15日 09时27分
何旺智,字河东居士,号入苦斋主,法名寅智,书法家。禅文化的使者。文化部高级书法家,中华国礼集团副主席兼文化创研室主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何始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世界何氏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委员,中华艺术文化网,书画院院长。世界名家书画院执行秘书长,中国毛泽东思想研究院!鸣山书画院副院长,北方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界联盟副院长。酷爱书法几十年如一日,勤练书法极其有规律。在军中,作为中央首长的帖身警卫员,工作十分繁忙而高度警惕,日常交办事务处理完毕后,得空便开始习字,2010年10月作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四条屏被八大处灵光寺收藏。常藏法师对何旺智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高人点拨钟情于禅。有名家评其书法博采众长、尤以隶书见长。隶书风格刚劲无拗、质扑雄健,宽博淳厚、酒脱、典雅有神,如“闲云野鹤,飘飘欲仙”,可谓字如其人。将文人气质和传统艺术的精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何旺智的禅经书法艺术境界
何世红/文
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广袤星空中,何旺智以其独树一帜的禅经书法,绽放出别样的光彩。他的书法之路,是对传统技艺的不懈追寻,更是将禅宗智慧与书法艺术深度融合的探索之旅,其艺术境界蕴含着教人向善、传递大爱的崇高精神。
何旺智 1959 年出生于山西运城,运城这片土地钟灵毓秀,孕育了无数豪杰之士,关云长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或许是受这方水土的滋养,何旺智自小就展现出豪爽大气的性格特质。年少时,他热衷于习武,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意志为他日后的人生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后来,他投身军旅,成为某高级将领的警卫员,这段军旅生涯不仅锤炼了他的品格,更在无形中为他的书法创作注入了独特的气质。
在书法研习的漫漫长路上,何旺智广纳博取,不断汲取传统书法的精华。他对历代碑刻潜心钻研,在 “二王”、颜柳等大家的书法海洋中遨游,同时专注于隶书的创作。他的隶书作品博采众长,独具一格,呈现出刚劲无拗、质朴雄健、宽博淳厚、洒脱典雅的艺术风格。从笔法上看,他以中锋圆笔为主,侧锋方笔兼之,方圆并用,下笔徐疾自如,顿挫有致,重轻相间,变化丰富。在结体方面,他大胆突破传统隶书的固有模式,通过疏密、张弛的巧妙布局,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用墨上,他多用浓墨,使作品呈现出柔润乌亮如漆、浑厚化滋的效果,不见丝毫枯槁之态。
何旺智与禅宗的缘分,始于几位名师的指引。原中国书法协会副主席、隶书大家刘炳森对他说:“你为人厚道,会气功,又练武术,非常有佛缘。你可以多写写经。” 自此,何旺智踏上了抄写佛经之路,每一次抄写,都让他在智慧上获得一次升华。在工作中,因接待、联系全国政协等单位,他结识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赵朴初对何旺智书写的《心经》颇为喜爱,这无疑是对何旺智在书法与禅宗融合探索上的一种肯定。此外,慈雨法师也看中何旺智在书法和禅宗上的慧根,欣然收其为徒。在与诸位名师的交流和学习中,何旺智逐渐领悟到佛禅的真谛,这为他的禅经书法创作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何旺智对《般若波罗蜜心经》情有独钟,常以隶书写之。他笔下的《心经》,通篇朴茂凝重,道劲雄强,每一笔画都藏巧思于其中。点画之间,天真自然流露,字字严而不拘、松而不散,整幅作品血脉流畅、气脉贯通、神气完足,透露出空灵高远的境界,充分彰显出他深厚的书法功力和修养。多年来,何旺智在佛学与书法的探索中一发不可收拾,《金刚经》写了十几部,《道德经》写了三部,《心经》更是写了一千多篇。其中,他创作的一部八米长、一米六高的《金刚经》,堪称精品,在国内备受赞誉。
何旺智书写的《心经》,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受到众多国家领导人的青睐并被收藏,还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友人。他的《金刚经》《心经》等作品,先后被北京八大处灵光寺常藏法师、五台山妙江方丈、九华山方丈等佛教界大德收藏。在何旺智看来,将心经赠送给他人,是一种传播 “真善美慧”、教人向善祈福的方式。如今,国内外众多人士慕名前来求他的《心经》,他也从不吝啬,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感受到书法与禅宗融合所带来的精神滋养。
除了专注于禅经书法创作,何旺智还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作为世界何氏宗亲会的知名书法家,他热心推动各种公益活动,将自己的书法作品进行拍卖,把所得款项捐赠给残障、失学儿童等弱势群体。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书法艺术的社会价值,将书法中蕴含的慈悲与大爱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在当今书坛,何旺智独辟蹊径,将禅宗文化与书法艺术完美融合。他的禅经书法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通过书法,他引导人们向善,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领悟到禅宗所倡导的慈悲、宽容与大爱。他的作品和行为,犹如一盏明灯,为社会注入了温暖与正能量,让人们看到了书法艺术在当代社会所具有的深远意义和价值。何旺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在书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当代书法家中的杰出代表。
书法奇人何旺智
刘一达
北京乃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国内外的书法家若想出类拔萃,显鼻子显眼,必得到京城地面上淬淬火,否则您在地方上再牛,到了国内书坛,还是没您这一号。所以,京城书坛海纳百川,人才济济,各路精英多会于此,可谓洋洋大观也。
说起来,在名家如林的国内书坛,何旺智的名气并非让人如雷贯耳,但他在书坛独辟蹊径,默默耕耘,却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观其人,品其书,察其事,堪称书坛的奇人!
在下虽属书坛圈外之人,但在《北京晚报》当了24年记者,很早便关注书坛之事,且采访了许多书坛名家,目睹了书坛近40年之变化和发展,对书坛之事谈不上是观察员和评论家,但也还算门儿清,所以我说何旺智是奇人,并无吹捧之意,他在书法上的许多事,确实令人拍案称奇。
何旺智是山西运城人,跟关云长是老乡,他的为人也有一种义气千秋的豪爽之气。他自幼习武,当过兵,而且曾经是某高级将领的警卫员,这些经历为他现在的书法另类创作打下基础。
说他的书法是另类创作,并不是另走一径,自开山门,而是在继承古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这些年,他用心于历代碑刻,在研习“二王”颜柳的同时,专工隶书。关键是他研习历代名家,但不拘泥于古法,所以他的书法自成一体。
说起他的书法创作是另类,不能不说说他写“福”字。何先生擅长写长卷,前几年他创作的金粉隶书《心经》《金刚经》《道德经》,曾在国内多个城市展出,引起书界的轰动。何先生说,那可是实实在在的金粉,确实不简单。
但是何先生认为,长卷跟普通百姓似乎离得远,您想,几十米的长卷即便白送您,您家里也没地方挂呀?
他是一个让书法接地气的人,您的字写得再好,老百姓不认,那不是白费工夫吗?
为了让自己的字,能挂在老百姓的家里或办公室里,这几年,他潜心研究起“福”字来。
“福”字起源于甲骨文,最早是双手举酒祭天,求得神主保佑的象形字,后来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化,变成了现在的写法,左边的示字旁,是祈祷之意。右边的畐字,是一口田之意,即家里人都有田种,都有饭吃,这就是幸福。
“福”字的寓意既广又深,深受广大的老百姓喜欢。早年间,每年的春节,皇上要亲自书写“福”字,赐给文武百官,老百姓家家都要贴“福”字,亲朋好友相互馈赠,美其名曰:送福到家。
近几年,何先生专心研究“福”字,不但总结出若干种笔法,而且设计出“福”字的构图,即中间的“福”字,周边是以“福”组合而成的吉祥用语,看上去新颖别致。
早在多年前,何先生就信奉佛教,曾经遍访国内大的寺庙,与北京的雍和宫、山西的五台山、河南的少林寺、上海的静安寺等著名寺庙住持是朋友,中国佛教协会的几任会长也认可他的字,收藏了他的书法作品,并将他书写的“福”字做法事开光,所以,他写的“福”字与众不同。
有意思的是他创作的“福”字,是“喝”了茅台酒的。有一天,我到他家做客,走进他的工作室,一股酱香酒的味道扑面而来,茅台!我对他说。你说得真对!他笑着说。
我知道何先生平时不喝酒,这酒味儿是从何而来呢?他看出我的疑惑,从书案上拿起一瓶茅台酒,笑着对我说,这是写“福”字用的。原来他写“福”字时,要用它调墨。嘿,写字用茅台调墨,您见过这样的书法家吗?
何先生戏言,我不喝酒,但我写的字喝酒!
当时,他正在写“福”字。他指了指写好的“福”字说,茅台酒是现在最贵的酒,写“福”字,用最贵的酒调墨,这不是意味着幸福珍贵长久吗?
原来这是他的良苦用心。用茅台调墨写出来的“福”字,自然带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不但如此,何先生写的许多“福”字用的是金粉。这让他写的“福”更有收藏意义了。
何先生在书坛不争名,不争利,但他却有专利保护意识,他设计的“福”字及十余种字体和图案,已经申报为国家专利。书法家把自己的书法作品申报为专利,何先生是第一人。
一个“福”字有一百种写法,这百幅“福”,可是“喝”了茅台的,而且沾着寺庙的佛气儿!
百幅“福”真是让我们开了眼!
相关资讯
-
云南丽江市永胜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广大游客推荐永胜县特产沃柑
2023年03月27日 10时44分 -
非凡十年谱华章、接续奋斗续辉煌
2022年11月25日 09时28分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2025年07月15日 20时0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