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征信服务收费7月1日执行新标准
来源:中国金融网 2025年07月01日 14时41分
2025年7月1日起,央行征信服务收费正式执行新的标准,这一调整引发了广泛关注。此次收费标准的变动,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基于一系列考量作出的决策,旨在进一步优化经济环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商业银行等机构查询企业信用报告基准服务费标准从原本的每份20元大幅降至9元,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基准服务费标准由每份2元下调至1元。这一调整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将显著降低其运营成本。以一家中型商业银行为例,若其每年查询企业信用报告达数十万次,按照新的收费标准,每年可节省数百万元的成本。对于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民营银行、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以及新增的内贸险承保机构等11类金融机构,更是实行了优惠收费标准,查询企业信用报告收费标准每份仅4.5元,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收费标准每份0.5元。这将极大地减轻这些中小金融机构的负担,有助于它们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服务实体经济和拓展业务上。
在个人查询信用报告方面,政策保持了一定的延续性和惠民性。个人通过互联网查询自身信用报告依旧免费,这一举措顺应了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鼓励公众便捷地获取自身信用信息,提升个人信用管理意识。通过柜台查询每年前2次免费,自第3次起每次收费标准由10元降低至5元,且不得另行收取纸张费、打印费等其它费用。这一调整充分考虑了个人的实际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个人获取信用报告的成本。
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收费标准也有所降低,由每件每年30元降至15元,变更登记、异议登记收费标准由每件每次10元降低至5元,而查询登记信息则继续免费。这一系列调整,预计每年可为用户节省成本支出约11亿元。
从宏观层面来看,此次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下调,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体现。一方面,它有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企业信用报告查询费用的降低,使得金融机构在对企业进行授信评估时成本下降,这可能会促使金融机构更加积极地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融资渠道可能会因此进一步拓宽。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这对于激发企业活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另一方面,这一调整也有利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能够提高征信系统的使用效率,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和个人合理利用征信服务。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征信体系中,将进一步完善信用数据的收集和更新,使征信体系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从而营造更加良好的信用环境。
然而,随着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调整,也需要关注一些潜在问题。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虽然成本降低,但在使用征信服务时,应更加注重数据的合理使用和风险评估,避免因成本降低而放松对信用风险的把控。对于个人而言,在便捷获取信用报告的同时,也应增强对个人信用信息的保护意识,防止信息泄露。
央行征信服务新收费标准的执行,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调整。它在为市场主体带来实实在在减负的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注入了新的动力。在未来,相关部门应持续关注新收费标准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确保征信服务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相关资讯
-
云南丽江市永胜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广大游客推荐永胜县特产沃柑
2023年03月27日 10时44分 -
非凡十年谱华章、接续奋斗续辉煌
2022年11月25日 09时28分 -
国家级2024年“诚信之星”发布
2025年07月01日 19时31分